返回首页|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首页 > 企业动态 > 花山食用菌平菇生活条件

企业动态

花山食用菌平菇生活条件

  花山食用菌平菇在生育的全过程中,有自己特有的规律。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生存,因此生长发育,同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。了解平菇的生长规律,对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是很重要的。在平菇的生育中,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有温度、湿度、水分、光线、空气、营养以及酸碱度等条件。

  (1)营养:平菇属木质腐生菌类,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的能力很强。在自然情况下,能在许多阔叶树和倒木或树桩上生长。目前栽培中除利用适生树种榆、柳、株、胡桃等段木外,还可利用农副产品下脚料中的棉籽壳、玉米芯、麦草粉、甘蔗渣、豆秸、树叶和玉米秆等。平菇在松木屑、柳木屑、摆柏木屑上生长也好。现在全国各地农村栽培平菇利用最多的是棉籽壳。据有关资料介绍,全国每年产棉籽壳200万~300万吨,其中含有大量有益的物质。如多缩戊糖22%~25%、纤维素37%~48%、木质素29%~32%、脂肪6%、蛋白质50%、纤维5%、棉毒酚l.2%、游离脂肪酸l.8%、有效赖氨酸3.6(克/磅氮)。用它作培养料比木屑、玉米芯等效果要好。棉籽壳栽平菇一般每斤可产鲜菇0.6~1.2斤。

  一般而言,山东食用菌菌丝发育的好坏,子实体产生的多少,和培养基的成分有关。凡富有碳水化合物的培养基都是很合适的。作为良好的碳原,主要是蔗糖、淀粉和纤维素。氮源主要是蛋白胨、尿素、丙氨酸、亮氨酸等。杉森等人证明,有机氮中酵母膏、肉膏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,天门冬酰胺是原基分化必须的氮素营养,高浓度的乙醇和酵母膏有助于菌丝生长,但对子实体的形成不利。C/N达40时最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。

  (2)温度:平菇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。平菇孢子形成的温度范围0℃~30℃,以12℃~20℃为宜。孢子萌发对温度要求较严格,在13℃~28℃的范围内都能萌发,但以24℃~28℃时萌发最好。孢子在水和培养液中容易萌发,经3~4天就可见菌丝。孢子在2℃~4℃冰箱中生活力可保持1年以上,若在常温下生活力只能保持3~4个月。

  平菇菌丝生长的温度最佳范围是15℃~36℃,以24℃~28℃最适宜,一般7℃~40℃都可生长或缓慢生长。低于7℃生长很慢,40℃就停止生长,高于45℃时死亡。但有些种类的菌丝在40℃时就死亡。我们前面所说的温度范围、适宜温度都指在灭菌的培养基上纯培养而言的。由15℃起,菌丝的发育开始加速,在28℃时菌丝发育达到顶点,28℃以后又渐次减退。但在大面积生产都用生料栽培,培养料未经灭菌,场地杂菌很多,一般都覆盖薄膜,湿度大,在适温中培养,最易引起来菌污染,以至导致失败。所以生料栽培时可将温度降低到20℃以下。春季栽培越早越好,甚至可提前到元月份栽培,当温度合适就出菇。秋季栽培应根据当地气温变化,不可过早栽培,以免通高温导致杂菌繁衍。

  子实体原基分化温度范围10℃~20℃,高于23℃时不易分化出菌蕾。子实体发育的温度范围10℃~34℃。最适宜温度10℃~20℃。但不同种类的平菇对温度要求有明显差异,可分为高温型、中温型、低温型三类。高温型的子实体分化的最高温度在30℃以上,最适宜温度24℃以上,如白黄侧耳。中温型的子实体分化的最适温度为20℃~24℃,如榆干侧耳、金顶侧耳。低温型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度24℃以下,最适温度不超过20℃,如粗皮侧耳,长柄侧耳等。

  在平菇子实体分化时,需要忽高忽低的气温条件。这就是它的变温结实特点。从菌丝生长阶段转向出菇阶段给以短时间低温刺激,可促进子实体的分化,菌蕾加速形成。有人认为,变温结实的原因是菌丝体发育期漆酶活性高,使木质素降解为醌类化合物,而促进菌丝的发育;低温处理后漆酶的活性受到抑制,从而导致子实体原基的分化。有人利用人防地道栽培平菇,采用地上发菌,地道下出菇的方法,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。人防地道大约4~8米深,常年温度变化是8℃~18℃。冬季深层地道温度比浅层高,夏季则相反。所以地道温度不利于菌丝发育,但此温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。发菌阶段应在适温环境中培养,以利菌丝迅速生长。

  按照平菇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,恰当地选择播种期,是栽培成败的关键。我国幅员辽阔,以季节来划分栽培时间,南北差距很大,无法统一。因此,应以平菇生长的温度要求来安排栽培时间。由于菌丝生长与子实体生长温度相差较大,即萌高后低,因此在安排栽培时间时,必须选择既有利于菌丝生长所需的温度,又利于子实体生长所需温度。大部分省份可安排在春秋两季。春季栽培,在时间安排上宁早勿迟。如陕西和临近几个省,栽培迟于4月就会完全处于被动局面。秋季栽培气温由高到低逐渐下降,符合平菇栽培前高后低的要求。总之,栽培时间的选择,应考虑多方面因素,如室内栽培和露地栽培在时间的选择上,也因室内外温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;秋季栽培符合平菇发育对温度的要求,可获得高产。仅春季低温发菌虽时间长一些,但不易污染杂菌,只要加强管理,同样可获得比秋季还要理想的产量。应坚持首先必须满足子实体生长所需要的温度,然后再照顾菌丝生长所需的温度。

  (3)湿度:在人工栽培平菇过程中,不同生育阶段对湿度要求不同。菌丝体发育阶段,要求栽培料的含水量在60%—70%左右,若低于30%则菌丝生长受到抑制,甚至死亡。子实体发育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0%~90%。在40%—45%的湿度中小菇干缩,55%时生长慢;湿度超过95%时菇丛虽大,但菌盖薄,无韧性,且易变色、腐烂和感染杂菌,有时还会使菌盖之上再发生大量小菌蕾。即"再生现象"。

  (4)光照:平菇的菌丝在黑暗中能正常生住,有光反而使菌丝生长速度下降,据有关资料报道,这是蓝光引起的。子实体发育必须有散光。光线过暗,只能长出瘦弱细长的菌柄而不能形成菌盖;完全黑暗下,即使其他条件都具备了,也不能产生子实体。强光也会妨碍平菇的正常生长。地道栽培时,出现在成丛细弱的菌桶上又长出一丛丛的菌柄,而菌盖却不发育,这就是光线不足之故。有人称二度分化现象,有关资料报道认为,平菇子实体正常发育需要1万烛光/米2小时的光照,同时要有充足的氧气。

  (5)空气:平菇在进行呼吸过程中,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,通常在菌丝生长阶段,对空气中氧的要求比较低,所以能在塑料袋内或薄膜覆盖下健壮生长;而在子实体形成阶段,对氧气的需求迅速增加。在栽培时,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宜高于1%,缺氧时不能形成子实体。即使形成,菌柄也长,菌盖薄而小,常不发育,有时菌盖上产生许多瘤状突起。所以在栽培时注意菌丝可以在半嫌气条件下生长,而子实体则直在通风的条件下培育。(6)酸碱度:它表示每升纯水中氢离子的克数,也称PH值。平菇喜欢在偏酸性环境中生长;菌丝生长阶段的最适pH值为5~5.5,当其大于7时,菌丝生长受阻碍,达到8时停止生长。

  配制淄博食用菌培养料时,可将其调整在PH6.2~7.0左右,经高压灭菌后可达最适PH值。生料栽培时,平菇生长中因其新陈代谢而产生的有机酸,也会使pH值下降,所以在培养料调制时应适当调高一些,才能使平菇在最适条件下生长。一般棉籽壳培养基及其他培养基,在干料中加入1%消石灰,可使其出值提高到6.5到7左右。

+MORE行业动态
东营市努力发展食用菌工厂化生产
云南建水县野生食用菌因量少价格高涨
山东淄博市食用菌产业正逐步转型
食用菌企业神农菇业欲多元化发展食用菌产业
珍珠、香菇等传统产品在现代交易所发掘新价值
+MORE技术文摘
金针菇再生枝的栽培法
香菇冬季高产栽培三措施
金福菇覆土栽培模式
黑木耳袋料栽培新技术
香菇春季管理措施要点
温棚金针菇栽培新技术
黑木耳袋料栽培新技术
金福菇覆土栽培模式
玉米芯豆腐渣混栽平菇技术
版权所有:山东淄博花山食用菌研究所 地 址:山东省淄博高新区四宝山办事处
电 话:0533-7018500 15169352101 传 真:0533-7018510 服务热线:400-0533-580 邮 箱:wyl6512@126.com
京ICP备10002216号-55